福州高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建筑之一,黄云涛厝完成修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3:5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唐明亮 通讯员 谢晖玉 文/图
记者昨日获悉,历经10个月的匠心修复,位于福州高新区南屿镇流洲村的黄云涛厝文物修缮工程已于近日竣工并通过验收。
据介绍,黄云涛厝毗邻水西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由烟叶富商黄云涛(又名黄鸿涛)所建。黄云涛曾在福州上下杭经商发家,在民国时期堪称“南港一富”。相传,他曾请堪舆先生相地,看中了流洲这块“莲花穴”风水宝地。民国初期,他花重金购地盖起火墙包厝。该厝建成后,由其家族与子嗣居住。
黄云涛厝占地面积128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福州高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建筑之一,现为福州高新区不可移动保护文物登记点。

黄云涛厝规模庞大,融合传统与西洋风格
古厝坐东朝西,融合传统与西洋风格,封火墙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延续福州传统民居形制,西洋式砖砌外墙与西式露台门楼、瓷瓶护栏则彰显近现代西式建筑之美。主座面阔五开间,门头房进深五柱,正大门内为插屏门,后座设轩顶,进深七柱。木、石地板架空,高约2.5米。其中,斗拱、雀替、看架等装饰构建,以多层浮雕、透雕等工艺精雕细琢,既展现福州古民居的工艺水准,又保留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成为研究近代福州建筑史的重要实物标本。
因年久失修,黄云涛厝曾面临木构件霉变、屋面渗漏、石基坍塌等问题。2024年2月,修缮工程启动后,福州高新区文旅局和南屿镇多次组织文物专家团队实地勘察制定专项修缮方案。
“原房屋石基坍塌了将近三分之一,又坐落在流洲村低洼地带,周边毗邻锦溪,雨水经常倒灌,对修缮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相关部门和文物专家指导下,我们多次调整施工方案抢抓工期,历经重重困难才把房屋的座基修复完成。”修缮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整个项目不仅包括古厝建筑的保护修复,而且还在修缮过程中搭建了数字化信息库,每个建筑构件都有可表明其位置的编码和照片等信息。
“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守最小干预原则,在保证古厝建筑结构稳定安全的基础上,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做法,合理利用修补过的老构件,最大限度保护文物本体,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福州高新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周德庆
相关文章
- 05-08 一碗淮南牛肉汤熬出未来无限可能
- 05-07 福州高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建筑之一,黄云涛厝完成修缮
- 05-07 看大戏、逛市集、品展览——“五一”假期沈阳非遗盛宴点亮城市记忆
- 05-05 栾樨文化出圈,南庄溶洲村传统民俗玩出新花样
- 05-02 开启体育消费季,济南高新区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
- 05-01 “诗韵五四·礼赞青春” 高铁车厢奏响青春共鸣曲
- 05-01 五一共享“劳‘艺’结合嘉年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开启全天候文化狂欢
- 04-30 全国首个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在山西大同开工
- 04-29 公益市集、蜜蜂课堂、游乐闯关······福州儿童公园,“五一”遛娃好去处!
- 04-26 河南鑫海建筑有限公司注册“鑫海”商标获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