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时光》MV岳阳开机,多维镜头绘就“江湖名城”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1:45:00
岳阳晚报5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袁硕望 通讯员 彭泽华 袁安烨)5月9日,洞庭南路青石板路泛起晨光,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叙事”在此启幕——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宣传歌曲之一的《巴陵时光》MV正式开机。由北京山水印象团队组成的20人摄制组,以镜头为笔、旋律为墨,在岳阳12处地标间勾勒城市文旅新图景。

作为土生土长的岳阳音乐人,词作者周力与曲作者夏焕明此次再度联手。同时,他们也是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的老职工。
继《化建民谣》用泛黄胶片质感唤醒城市记忆、《我们的芳华》以细腻旋律打动听众后,二人耗时数月深入走访岳阳楼、洞庭南路等地,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豪迈与“半城烟火半城诗”的温婉融入词曲。

“每一个音符都流淌着对家乡的眷恋。”夏焕明透露,歌曲特别融入渔歌号子元素,让千年洞庭的浪涛声化作跳动的节拍。
拍摄现场,洞庭氮肥厂影剧院锈迹斑斑的工业管道,与湖南理工音乐学院的五线谱墙形成鲜明对比。

导演陈山宏解释:“选择将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遗址与现代艺术空间同框,正是为了展现岳阳从‘工业重镇’到‘文旅新城’的蝶变,让历史与未来在镜头里对话。”
三天的拍摄行程中,摄制组穿越四类特色场景,构建立体城市影像。

在洞庭南路,演员身着20世纪80年代的服饰,演绎“油纸伞下的旧时光”;岳阳教会学校的哥特式尖顶、树德堂的百年木雕,镜头细腻捕捉建筑肌理中的岁月密码。历史的纵深感在此得以生动地呈现。

山水如诗入画来。南湖游船推开碧波,镜头倒映“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洞庭湖小镇的青瓦白墙间,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皮影戏,让水乡风情跃然屏上。
岳阳高铁站的人潮与动车组飞驰的镜头,串联起“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活力;中华大熊猫苑内,憨态可掬的“团团”“圆圆”成为生态岳阳的萌趣代言。
巴陵戏剧院的后台,演员勾脸扮相的特写镜头,与音乐学院学生的现代舞蹈形成对比,彰显传统戏曲与当代艺术的共生共荣。艺术薪火在拍摄的镜头里将得到更好的传承。

“这不仅是一支MV,更是一部‘可聆听的岳阳宣传片’。”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品通过“音乐+文旅+影像”的创新表达,突破传统城市宣传的刻板模式。
据透露,成片将采用电影级调色与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洞庭湖湿地的万鸟齐飞、岳阳楼的“衔远山,吞长江”等场景中,融入AR特效呈现“古今文人共赏洞庭月”的奇幻画面。

随着旅发大会脚步临近,《巴陵时光》预计近期出炉。届时将通过央视音乐频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同步传播。
业内专家指出,这首在岳阳楼下拍摄的作品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有望成为岳阳走向世界的“声音名片”,让更多人在旋律中“看见”这座千年古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发展之力。
在洞庭南路拍摄现场,一位老街坊驻足观看了许久。

“这些老房子、老巷子,比我记忆中更漂亮了。”他的感慨,恰是这支MV的深层价值——它不仅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更是唤醒本土认同的“镜子”。
当工业锈带变身艺术秀场,当古老传说融入现代节拍,岳阳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传统与创新的交响中,奏响属于这个时代的“巴陵时光”。
相关文章
- 05-12 《巴陵时光》MV岳阳开机,多维镜头绘就“江湖名城”新画卷
- 05-12 第三届城市阅读定向赛举行 吸引千余市民参与
- 05-12 老旧街区改造成撬动消费新支点
- 05-09 看看敞亮不?2025长马的奖牌、参赛服登台亮相
- 05-08 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响起爆炸声,军方称击落无人机
- 05-08 一碗淮南牛肉汤熬出未来无限可能
- 05-07 有话“漫”说丨司机“充电站”,温暖续航不要“昙花一现”
- 05-07 嘉峪关市高标准建设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 05-06 受沙尘气团影响,安徽部分城市5月6日上午可达短时重度污染
- 05-06 太原新建南路管网展开集中清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