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新区打造“脑机接口”产业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9:04:00
脑机接口作为未来产业的“新星”,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天津高新区以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为核心,积极打造“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集聚”全链条生态,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科研论文走向临床应用。
据天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宪明介绍,高新区面对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周期长、产业链条复杂的特点,从战略布局、载体建设、机制创新三方面进行系统性破题。2023年,高新区联合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推动成立脑机海河实验室,随之实现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发布,并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双环路”无创脑机接口系统,提升了长时程交互性能,为脑机接口技术实用化奠定基础。
同时,高新区着力打造“1+1+N”产业载体,包括4.6万平方米科研核心区、未来产业智造基地及多个联合研发中心,支撑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了释放创新活力,高新区还突破原有机制,赋予脑机海河实验室自主立项权和职称评审权,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帮助实验室自主立项省部级项目,提升团队科研攻关效率。
据脑机海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倪广健介绍,由脑机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合作的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试验病区于今年4月启动建设,未来将为患者提供包括疾病筛查、精准治疗、智能康复在内的全链条医疗服务。
“脑机接口产业不能靠单点突破,必须构建‘雨林式’产业生态。”天津高新区新经济促进局局长常馨月说,高新区通过金融赋能、场景开放、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加速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2024年5月,高新区联合脑机海河实验室、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合盈资本等发起成立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基金采用“科学家+企业家+政府+投资人”联动模式,已储备20余个优质项目。
同时,高新区通过场景驱动的方式,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工业、消费等多个领域落地。脑机海河实验室研发的面向抑郁评估的情感脑机交互机器人系统已在多地三甲医院试用;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脑电头环产品即将进入市场,其专注力监测精度达90%。
如今,脑机海河实验室已孵化中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瑙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吸引了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脑机智能听觉中心。下一步,高新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协同,打造“中国脑机谷”。
相关文章
- 07-24 天津高新区打造“脑机接口”产业生态
- 07-21 中足联开罚单:中超天津赛区被通报批评
- 07-05 强化担当抓进度 优化服务促发展
- 07-05 心智观察所:独家对话|朱融融:脊髓损伤修复,让我深感科技造福人类的力量
- 07-02 阳春市(东莞)产业招商推介会召开签约项目 计划总投资超184亿元
- 06-30 马斯克脑机接口新计划:让盲人复明
- 06-25 西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 06-21 多维协同 产教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
- 06-17 东港区: 科技“耕织”蓝莓新沃野
- 06-17 由大图强,“土特产”奔向“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