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基孔肯雅热,老年人更需要注意这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09:21:00
当前
正值基孔肯雅热的相对高发期
传染比较广
有市民和网友担忧
作为抵抗力比较弱
且不少本身已有基础病的老年朋友
该如何预防该疾病
如果发生了感染又该怎么救治
8月13日
记者就此采访了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黄楚明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基于蚊子传播的疾病,其表现症状与同样基于蚊子传播的登革热很相似。”黄楚明说,比如会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但是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关节疼痛通常更为剧烈持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及时就诊和判断。
黄楚明说,老年朋友年纪大,免疫力衰退明显,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不少老年朋友还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如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等基础病,一旦传染了基孔肯雅热,构成的健康威胁显然会比年轻人大得多,也容易诱发老年患者基础疾病甚至恶化病情。
比如,基孔肯雅热病毒侵袭后,可诱发心肌炎、加重心衰;影响血糖控制;加剧原有关节损伤;更有甚者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害,如脑膜炎等。而且急性期后,部分患者可能遭遇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和僵硬,这对本身已有骨关节问题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部分老年患者感染后由于症状比较严重,可能出现脱水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口服补液,如果无法口服,就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他提醒,由于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药,因此阻断传播链、防止被带病毒的蚊虫叮咬是最有效的办法。
“虽然感染这个疾病之后,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自愈,死亡率也极低,但也不能轻视,特别要提醒家里有老年朋友的,要及时做好防蚊虫等工作。”黄楚明说,比如翻盆倒罐清积水,日常使用蚊帐、花露水等防止蚊虫叮咬,阻断蚊子传播链。
此外,在出现感染之后,患者要多次饮水补液外,还应该留意是否有心衰、肾衰等症状,补液时注意避免造成心脏和肾脏负担加重,要合理补水。有慢性病的老年朋友即便出现该疾病的感染,也不要擅自停药,要谨遵医嘱用药,需要及时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如果出现异常要就诊,听从医师意见调整用药量,家人也要给予老人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急性期和漫长的缓解期。
预防基孔肯雅热
做好这三点
专家表示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大家无需恐慌
做好灭成蚊
清积水和防叮咬
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
如何识别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的姿态。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表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何剑峰表示,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刚开始通常是发热,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受力关节;2至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至5天就退疹。
高烧39℃、关节剧痛与皮疹的“基孔肯雅三联征”症状,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特点。
万一感染,如何处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表示,如感染,首先要做好体温管理。“无论哪种疾病,体温超过39摄氏度时都应积极降温,但在登革热流行季节要非常慎重。由于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非常类似,如果不能排除登革热,需要禁用阿司匹林,因为可能诱发出血。”林炳亮说。
专家建议,应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其次是液体补充。积极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饮用,必要时可以静脉补液。还要做好隔离与防护。发病后5天内需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子再次叮咬后传播给他人。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何剑峰等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是伊蚊传播,伊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基孔肯雅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不耐酸,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酚类、碘伏和季铵盐化合物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可灭活。
来源:新华社、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相关文章
- 08-24 太原市多个社区积极行动 冒雨排查隐患
- 08-23 注意防范!中山这些区域存在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 08-22 【金色热线】云南民政持续打造“云尚有你·银龄彩云南”老年志愿服务品牌
- 08-19 阿镇镇区15处积水点公布
- 08-16 太原公交二公司:“公交医生”暴雨奋战保运营
- 08-15 省3000万!荆州这波赢麻了
- 08-15 预防基孔肯雅热,老年人更需要注意这些……
- 08-11 探索认知症早期干预新方式 电影道具进社区 ,用“老物件”唤起长者的“青春记忆”
- 07-28 广东今年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均为轻症
- 07-26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海拔4500米的中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