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通三迤】在“尚勤俭”中正作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7:21:00    

作者:王彦钦

从延安窑洞的粗茶淡饭,到新时代“带头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节俭作为淬炼党性的磨刀石。厉行勤俭节约不仅关系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关系到整个作风建设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常修“朴素情怀”,以俭养德、以俭兴业、以俭助廉,构筑防腐“长城”。

以俭养德,修身正己。勤俭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毛泽东同志一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许多衣服鞋帽都是补了又补,一双拖鞋穿20年;焦裕禄同志一床被子盖了10多年,里外都是补丁;袁隆平同志常年穿几十元的衣服,却将奖金投入杂交水稻研究。正是凭借着这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跨越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如今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勤俭持家的美德,事事厉行节约,时时反对浪费,处处严于律己,用久久为功的定性守好勤俭“传家宝”。

以俭兴业,笃行致远。开基创业离不开艰苦奋斗,兴家立业离不开勤俭节约。“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党从革命战争年代,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和平建设时期,提倡“勤俭是个传家宝,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改革开放初期,坚持“要勤俭办一切事情”。实践表明,在资源有限的时代,节俭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持中守正、谋远固本的致胜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纠治“四风”,持续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但“三公”经费超标准列支、水电浪费、办公用品大手大脚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勤俭节约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宝贵精神和制胜法宝,必须融入履职尽责全过程,坚持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以俭助廉,清风自生。俭为廉之根,廉为俭之果,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训诫在新时代依然振聋发聩。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桩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是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案例发人深省,不少“老虎苍蝇”纷纷落马,究其原因是在权力与利益交织的漩涡中,未能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耐不住清苦寂寞,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一步步背离初心,最终滑入违纪违法的深渊,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要寻根溯源,引以为戒,以小事小节为镜,将崇俭尚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守住底线,让清廉正气充盈心间,使腐败土壤无处滋生,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