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次记录!珍稀动物“光临”笔架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07:56:00
近日,泉州观鸟界迎来重大喜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喉林鹟首次在泉州地区被记录,为“泉州市鸟类名录”增添了第403个成员。该发现使泉州市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增至104种,占全市鸟类总数的25.8%,保护物种数量持续领跑福建省。

据泉州市观鸟学会记录,2025年6月18日,观鸟爱好者陈文森在惠安县笔架山巡山监测时,一串独特的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凭借丰富的观鸟经验,陈文森初步判断这串叫声可能来自鹟科鸟类。经过耐心隐蔽的观察,陈文森成功用镜头在灌木丛中捕捉到该鸟的清晰影像。通过与《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仔细比对,并经学会专家团队复核确认,这只鸟正是白喉林鹟。该物种雌雄同色,背部呈棕色,下体白色且喉部具暗色斑点,特征鲜明的黄褐色眼圈与粉色腿脚成为重要辨识依据。

经确认,白喉林鹟被正式录入“泉州市鸟类名录”,为第403种鸟类。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泉州市新增的第8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目前,泉州市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已达104种,占全市鸟类总数的25.8%,珍稀保护种类数量位居福建省各地市前列。
吴轲朝告诉记者,白喉林鹟作为东亚地区特有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等级,因繁殖和越冬栖息地的持续丧失与破碎化而面临威胁。在中国东南部地区,其主要栖息地因伐木和农业开发大量消失,低地森林受影响尤为严重;非繁殖期,它依赖的成熟原生低地森林稀缺,导致其极易受栖息地丧失影响,且迁徙路线沿线生境退化问题突出。此外,部分地区还存在人为捕捉食用的现象。此次在泉州笔架山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东亚候鸟迁徙路径提供了新样本,也进一步凸显了泉州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价值。
来源:东南早报、泉州发布
相关文章
- 07-01 泉州首次记录!珍稀动物“光临”笔架山
- 05-23 北京艺博推明清禽鸟主题文物展,80余件文物讲述“瑞羽鸣祥”
- 05-22 首次监测到珍稀虫草!贵阳这样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 05-20 在美食餐厅看侨批展,泉州市启动2025年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
- 04-27 “石狮产”首批装饰型即烹食品顺利出口
- 04-22 好生态吸引“新面孔” 灰林䳭首次现身苏州
- 04-21 东亚古人类“食谱”有哪些?稻作文明起源密码是啥?答案来了
- 04-14 雄安白洋淀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
- 04-14 海峡都市报丨兴业银行“兴八闽 闯新路”福建省内县域重点产业链调研侧记
- 04-10 最新!泉州预警解除!12日起,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