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告别超高层住宅了吗?|说政经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7:45:00
《住宅项目规范》(下称规范)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有业内人士形容,它是“政府把过去散落在各类文件中的强制性规范凝结在了一个文件里”。
该规范规定,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的高层Ⅱ类(18-26层),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限80米,容积率为2.4-2.8。规范将住宅建筑的平均层数分为五类,高层Ⅱ类是最高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超过80米的住宅不会再出现了,我们要告别超高层住宅了?
事实上,“限高80米”早在2018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就有提及:要求19-26层的高层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为80米。
此后几年,“限高”越来越严。
202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新建100米以上建筑也应充分论证、集中布局。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多层,指楼层总数为4-6层的住宅。高层,指楼层总数12层以上、楼栋高度小于100米的住宅。超过100米,即为超高层住宅。
2021年,相关要求更为严格: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并且实行超高层建筑决策责任终身制。
在2022年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要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把两年前的前缀“一般”删除了,意味着一律叫停。

新一线城市,重庆、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超高层住宅小区数量位居前列。视觉中国/图
哪些城市超高层住宅最多?
根据贝壳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超高层住宅“画像”》:新一线城市重庆、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超高层住宅小区数量位居前列。重庆以2200多栋排名首位,武汉以近1500栋的数量,排名第二。
在一线城市中,深圳更爱建高楼,拥有近290座200米以上的高楼,全国第一。2025年2月的数据显示,全市共有在用超高层建筑约1400栋。
在关于超高层居住体验的讨论中,人们享受着采光、通风、视野宽阔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缺氧、头晕等各种问题。
有业主抱怨,“住在高层,碰上大风天气,窗外刺耳的风声吵得睡不着觉。遇到电梯停电,得爬楼回到31层的家。住得越久,越不踏实,怕火灾、怕电梯故障。”
那么,过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超高层住宅出现?
资深投资人、曾在地产行业工作十余年的韩毓祥分析,一个现实原因是,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开发商想要卖得更多,只能上调容积率,容积率又和建筑的高度密切相关。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有的城市因发展需要,追求造地标性建筑带动区域经济。还有些受制于环境,只能往高建,比如位于山城的重庆。
可以肯定的是,超高层住宅纷纷拔地而起的时代过去了。
近半年来,多地规范陆续出台。江苏省明确:各地一般不得新建10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若新建,要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江西省提出:住宅建筑高度不应大于54m,以小高层和多层住宅为主。山东省的“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也写道:住宅建筑高度不宜高于54m。
一位地产行业资深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老百姓开始反思超高层建筑的风险,尤其警惕失火问题。中国现有的消防车云梯可以达到101米的高度,但就实际救火而言,挑战很大。
“它不像低层,消防车抵达后,马上就能施救。超高层对作业场地有要求,到现场后,要做完固定平衡稳定装置、调试液压系统等工作后,才能升至高空施救,所以从接到火警把车开出来,到在失火建筑周围布置好,需要更长时间。”
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高层建筑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前8个月已达3.6万起,超过2023年全年总和。
韩毓祥分析,此次规范的出台是很明确的导向,即政府不希望住宅建得太高。这也与房地产领域今年以来最受关注的“好房子”建设息息相关。
卢文曦判断,高层和超高层住宅不敢说会杜绝,但一定会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他指出,建造超高层住宅,钢筋水泥的成本更高,经济性大打折扣。还存在高峰期电梯不够用,有些敏感的人上到高层会头晕,甚至感受到楼体摆动的问题,影响居住的舒适性。
“可能让你造,你也不一定想那么造了,消费者都想住舒适、安全的好房子,造得很高,得房率下去了,与住好房子的初衷也相违背。”
但此次规范还有一些内容比较模糊。有受访者提出,“文件只谈到26层以下,那么26层以上的住宅能不能建?如果能建,肯定会突破80米高的限制,怎么办?需要更明确的解释。”
前述不愿具名的专家也有相似困惑,“以往也有限高规定,但此前的经验是,如果要突破,就一事一议,上报、审批,最后导致大家都突破了。”
南方周末记者 梁婷
责编 张玥
相关文章
- 05-10 我们要告别超高层住宅了吗?|说政经事
- 05-07 你家小区物管有“顽疾”吗?欢迎参与监督
- 05-07 福州高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建筑之一,黄云涛厝完成修缮
- 05-07 三亚清水湾安纳塔拉度假酒店 预计于2027年10月开业
- 05-04 渝昆高铁川滇段,有新进展!
- 05-01 五一共享“劳‘艺’结合嘉年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开启全天候文化狂欢
- 04-30 全国首个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在山西大同开工
- 04-29 袁家军看望我市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04-28 涉水费代扣! “五一”期间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这些服务将暂停
- 04-26 “让烈士回家”,红岩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