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出版市场变了?文学其实从来不缺读者|花地有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2:35:00    

Transparency

2025年已过半,回望上半年文学图书销售情况,很多人会慨叹文学出版市场变了——

通过一则获奖感言感动全网,爆火出圈的刘楚昕,他的长篇小说《泥潭》累计销量突破40万册!邓紫棋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启示路》,首日销量超20万册!流量对图书销量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有人说消费对象变了。“当下的时代,大家消费的不是文学,是娱乐性。具有巨大话题性的产品自带流量。”有人说爆款诞生逻辑变了,现在图书爆款的重点,不在书里,而在书外。大家买的不是文字,是话题性和情绪共鸣,小红书摘一句书内感人文案,也能爆火。

更有人担忧,流量时代,是否还会有人为真文学买单?毕竟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三分钟读完一本书的解说,用表情包代替长段的倾诉与表达,有难度、有深度、有长度的文学书籍难免遇冷。

但是大市场也告诉我们:文学,从来不缺读者。

山西农民工安大叔的《我的母亲》播放量破亿,获700多万点赞;那位在工地与书店间骑行的刘诗利,用沾着水泥的手掌翻开书页,告诉世人:“读书,就是把自己弄得好一点。” 也许文学市场的真正出路不在流量狂欢,而在于重新发现这种朴素价值——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总有人需要文学的月光。

可见,流量本身并不可怕,透过流量,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对人们的召唤和那份直抵人心的感动。

而且,复盘上半年各大书籍电商平台的排行榜,我们会发现:好的文学经典永不过时。《红楼梦》在电商平台每月能卖出上万套,《小王子》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持续畅销。真正的文学如同深埋地下的泉眼,无论外界如何喧哗,它总能流出清澈的活水。这也提醒我们,坚守内容才是文学的根本。

文学若要在困境中实现突围,一方面要触网生存,看清流量走向背后大众对文学的新需求,超越传统思维,让好内容有高流量。另一方面要警惕流量陷阱,坚守内容阵地,一定会有读者为之买单。

2025上半年,你读书了吗?

文|记者 孙磊视频|记者 刘颖颖 实习生 李雅慧 王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