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家风涵养清风 秦 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2:54:00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和基础,社会是家庭的延伸和保障。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直接关系着自己的家庭,也影响着党风政风。从古至今,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实乃国家之福、人民之幸。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名清廉之官,一身廉正之气与他自幼秉承“世敦儒业的家风”不无关系。在《许昌县令新厅壁记》中,白居易曾称颂白氏的家风和叔父的政绩:“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叔父奉而行之,不敢失坠,小子举而书之,亦无愧辞”。白居易新婚时,曾作《赠内》向妻子剖白心迹,诗中写道“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一生与妻子一同勤俭持家。白居易对侄子们说:“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劝诫侄子们不要成为追名逐利之徒。

涵养好家风,对每个走进社会的人都很重要,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正、作风淳,家庭成员就能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观,共同维护“崇廉”的家庭防线,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若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庭成员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剖析贪腐“父子兵”“夫妻店”“兄弟连”“家族式腐败”等典型案例,“全家福”变“全家腐”的下场令人警醒,深刻揭示领导干部治家不严、家风不正导致的严重后果。还有腐败的代际传递,提醒我们一个家庭的生活作风和处事风格,是孩子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不以身作则,养而不教、爱而不管,终是祸及子孙。看到一个个家庭因贪腐分崩离析,真切说明着家风不正,则家无宁,患无穷。反过来,更能深刻体会到“廉洁是平安幸福”的朴实真谛。

家庭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围猎”者何等精明,为达目的绞尽脑汁在领导干部身边人身上下功夫。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警觉,扎紧“后院”篱笆,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做好“把关人”,助力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个台阶,保护好自己的家,使清风正气传扬不辍。

《青海日报》(2025年05月06日 第7版:党建)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